这种新技术之所以吸引越来越多兴趣的另一个极大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对具有多天线的产品的分集增益(Diversity Gain)和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发多收)通讯容量(Capacity)进行直接测量的可能性。作为其替代方案的“驱车”测量法则非常复杂,而又极不可靠。您不可能精确的循同一环境路线驱车多次。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工作于开发新型移动宽带广播终端的群体,比如 HSDPA、 WiMAX、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长程进化)领域的群体中引起了极大兴趣,很多人希望能使用微波混响室进行多小型天线系统的特性测量。
什么是微波混响室?
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微波混响室、或称搅模室(Mode-Stirred Chamber)、来进行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测量(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ability),用以确定电气设备的辐射量,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微波混响室通常是一个具有某种搅模机构的,具有不同三维尺度的金属盒子或曰腔体。当它被小室中的一个、或数个天线在适当频率激发时,其中将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驻波模式。
通过将被测物放入腔体中我们可以确保它所产生的全部辐射都保留在腔体内,通过使用可动金属板、通常为旋转浆叶的形态、我们可以改变腔体内之驻波模式的边界条件,就可以保证无论辐射向哪个方向发射、都可以检测到辐射功率。
用于EMC测量的微波混响室的测量精度通常不超过3dB的标准差(STD, Standard Deviation)。这一精度对EMC测量是足够了,但对于测量天线的效率、辐射功率或接收灵敏度而言、这一量测不确定度是太高了。
由新观念催生的衍生公司“ Bluetest ”
在 1990年代末期,在 Chalmer理工学院(Chalme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天线小组工作的 Per-Simon Kildal教授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微波混响室的精度和速度,以便能够用它来测量小型天线、或具有小型天线的无线终端的天线效率、辐射功率、及其接收灵敏度。其出发点在于认识到传统的在微波暗室中测量天线的方法对于小型天线、或具有小型天线的无线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的测量完全不适用,因为这些设备通常用在多反射的环境中,例如室内或都市环境。
与此同时、某些公司已经开始对具有多天线的终端设备产生兴趣,亦即分集系统、或多入多出终端(Diversity or MIMO Terminals)。这类设备有可能增加移动宽带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率。在无反射的环境,如微波暗室中,分集或多入多出系统不可能起作用。但在微波混响室中确能很容易、快速的测量出它们的分集增益,或MIMO容量(Capacity)。
而Bluetest AB 公司创立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为小型天线设计者、以及应用小型天线的无线产品生产者,提供一套可摆放在设计部门内的极小测量系统。
Bluetest AB
Bluetest AB与Chalmers的教授们已经紧密合作多年,逐渐开发及改进了微波混响室技术。目前 Bluetest已经开发出三个产品系列。小型标准微波混响室适合天线效率及辐射功率测量,具有极高隔离度(100dB)的高性能微波混响室适于测量接收灵敏度(TIS/AFS),特约设计的搅模器可以配装到任何尺寸的现有微波隔离室内、从而将其转变为微波混响室。
微波混响室亦提供了在连续衰落的环境下测量接收机灵敏度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实用情况类似。这种情况称作 AFS( Average Fading Sensitivity),即平均衰落灵敏度。这项测量与前面描述的测量方法类似,其不同点在于是当全部搅模机构都在移动时,测量基站仿真器输出给定功率时的平均误码率。即是说接收机体验到由基站仿真器决定的某个衰落平均值下的Rayleigh衰落环境。经由Bluetest进行的若干测试表明、在AFS与TIS之间有一个固定差值,就是说TIS可以由AFS来估算。AFS可以在大约5分钟内测出,这对测量接收机灵敏度所需的时间方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如果您只想要测量某个天线配置下的相对接收灵敏度,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