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pon测试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 1376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4-05-28

?摘要 FTTx由于使用X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网络中消除了放大器和有源器件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网络安装和设备开通、维护的费用,正成为颇有竞争力的接入系统。随着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商用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对XPON系统进行合理地测试,已越来越成为许多设备厂商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生产及研发阶段XPON系统的测试提供完善的测试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主要的通信测试设备供应商,信而泰科技(TELETEST)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XPON测试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快速、低成本地部署产品生产并从中获益。

一、宽带XPON系统测试

与其他技术一样,宽带PON技术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测试,只有其功能、性能符合要求才可以规模应用。本测试方案主要依据如下标准:
?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531-2006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809-2008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YD/T 1771-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
            
            IEEE Std 802.32005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
            
宽带PON系统测试结构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局端OLTODN(光分配网络)和用户端ONU(光网络单元)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ONU),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到达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OLT),各ONU在指定时间发送信号到OLTODN由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在OLTONU间提供光通道。

使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进行XPON系统测试时,需将OLT接入网络测试仪的一个端口,将剩余ONU设备分别接入网络测试仪的其余端口,系统测试结构如图1

?

l? 1? 宽带PON系统测试结构

本文根据广电的一些实际验证方案及信而泰科技的多年测试经验做出便于设备制造商进行相关测试的测试项及测试方案。
1、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
1.1系统吞吐量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系统吞吐量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系统在不丢包的条件下设备所有端口同时发送数据速率能力的总和。
            
            测试环境
            
http:///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流量设置为100M(如果接10个ONU)。
            
            测试步骤:
            在ONU侧用网络测试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OLT侧用网络测试仪接收从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
            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2、使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分别测试系统上行和下行吞吐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产品早期试制,建议测试时长大于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
            

1.2 ONU设备吞吐量测试

            测试项目:ONU设备吞吐量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ONU设备的吞吐量。
            
            测试环境
            
http:///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1个ONU,如果每ONU提供多于1个且小于等于10个FE端口,则连接每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如果单ONU提供多于10个FE端口,则任选10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对于每ONU提供多于1个GE端口的情况,仅连接1个G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三重搅动机制)。
            
            测试步骤:
            在ONU侧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OLT侧用网络测试仪接收从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
            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2、使用数据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分别测试ONU上行和下行吞吐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产品早期试制,建议测试时长大于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
            

1.3系统过载丢包率测试

            测试项目:系统过载丢包率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EPON系统在过载情况下的转发性能
            
            测试环境
            
http:///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流量设置为100M(如果接10个ONU)。
            
            测试步骤:
            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2、查询并记录ONU配置的缓存容量;
            3、使用数据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丢包率,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上下行测试流量设置为1Gbps,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产品早期试制,建议测试时长大于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
            

1.4系统转发时延测试

            测试项目:系统转发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EPON系统转发时延
            
            测试环境
            
http:///file:///C:/DOCUME~1/Li/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
            
            测试步骤:
            OLT和ONU均可能有2种二层交换方式,即存储转发和按比特转发。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最后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对于按比特转发的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第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注意设备如何实现并记录。
            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2、记录OLT和ONU的二层交换方式;
            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转发时延,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流量采用系统吞吐量的90%,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应包括平均转发延时、最大转发时延和最小转发时延。
            

?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