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科技热与美国一样都是源于硅谷的风险投资。中国的投资热始于2005年初,在 google 的火爆上市后,风险投资公司重新对网站产生了热情。
硅谷最顶级风投公司 KPCB 的中国区合伙人 David Su 说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有质量的公司造成了一些非理性的震荡。他说:“很多人开始兴奋,太多钱投入了同样的复制品 -- 在中国有20个象 youtube 的网站,50个象 myspaces 的网站。毫无疑问,其中大部分将会被淘汰。”
据两个顶级的风投和私募投资公司透露,直到今年他们在中国赚到了比在其它市场更多的钱。现在一些公司开始考虑将投资规模调低。
?
DCM 是一个在中国有广泛投资的公司。据他的合伙人 David Chao 透露,他们开始逐步套现,他说:“许多中国公司最近的上市估值已经开始疯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非常象泡沫。”举例来说,搜狐公司,一个类似 yahoo 的门户网站, 目前的股市价格已经是2007年预期收入的74倍。腾讯(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和携程(中国最大的旅游比价购买公司)。股价都达到预期收入的92倍。百度(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也是 google 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股价达到预期收入的159倍,而 google 的股价仅是其预期收入的50倍。
Dartmouth 大学的 Tuck 商学院的私募及创业中心的主任 Colin C. Blaydon 说:“虽然每个人都相信成长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个成长必须真的是大到足够支持目前的某些市价。现在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获得不好的结果。”
Pillsbury Winthrop Shaw Pittman 的执行合伙人 Joseph Chan 2006年从三藩市搬到了上海,他认为美国曾经发生网站泡沫和中国现正发生的情况是不同的。他刚刚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的书。他说:“在中国投资的领域广泛得多,而在美国当时的投资范围仅限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