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答

0收藏

[评测分享] 【Avnet ZU1试用活动】将ptalinux写入emmc并启动

#板卡评测 #板卡评测 2444 人阅读 | 2 人回复 | 2024-07-10

本帖最后由 wangdbff 于 2024-7-10 00:35 编辑

  套件里还有个EMMC的扩展卡,而且有个microHMDI的接口,没有线材显示用不了,但存储器可以用的上。比如从EMMC启动petalinux。
  首先呢,要使用上次配置的虚拟机环境,也就是安装好petalinux环境的ubuntu。然后需要下载bsp包,这个从支持的案例中可以获取。

  1. http://avnet.me/zub1cg_sbc_base_2022_2_bsp
复制代码
打开虚拟机环境,使用petalinux创建BSP工程  

  等待完成,就可以在当前目录下找到已经编译过的系统文件,包含了启动文件和文件系统等。然后插入之前的SD卡,最好把分区都删除。使用如下命令把系统镜像写入sd卡 sudo dd if=./rootfs.wic of=/dev/sdb1 bs=1M conv=fsync status=progress
  

  继续等待完成,然后同步一下,值得注意的是,Linux的文件读写操作最好都要同步,避免失败。缓冲机制和windows不同。
  

  到这一步,SD卡就准备好了。这是一张写了完整系统的卡,目的就是能够启动和进入系统,以便操作emmc。使用U盘作为中间媒介,所以要把以下两个文件拷贝到U盘。
  

  接下来就是开机操作了。先把板子拨码开关调整到SD卡,也就是on-off-on-off。然后上电进入系统
  

  所有存储器都插满的样子

  要把镜像写入到emmc,就要看下emmc有没有在系统内被识别到。
  

  通过确认,那么就像sd卡一样,也把emmc的现有分区给删除掉。没有gui界面的情况下,就是用fdisk命令。删除以后执行以下命令写文件
  dd if=/run/media/sda/rootfs.wic of=/dev/mmcblk1 bs=1M conv=fsync status=progress
  

   完成以上,还需要把文件系统解压到另一分区, tar -xf /run/media/sda<x>/rootfs.tar.gz -C /run/media/mmcblk1p2/  分区在上一步写wic文件时已经建立。
   到这里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了。但直接启动是会失败的。需要更改引导参数,以告诉 Linux 内核从 eMMC 存储 (mmcblk1p2) 而不是 microSD 卡中获取根文件系统 (rootfs)。将更改保存到 u-boot,以便将来再次使用新的 bootargs从 eMMC (mmcblk1p1) 复制 Linux 内核映像 (image.ub) 并执行它以引导。
   

  指定地址执行后,就会进入系统了。到这里是真正完成了系统转移到emmc,后面就可以从emmc启动了。附件有启动视频。  
IMG_1811.part1.rar (20 MB, 下载次数: 0)



IMG_1811.part2.rar (18.52 MB, 下载次数: 0)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2 个

倒序浏览

沙发

wangdbff

发表于 2024-7-10 18:03:04 | 只看该作者

写错了,扩展版的视频接口是mini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赵美京?????

发表于 2024-7-12 11:44:5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ZYNQ-MPSoC引导参数:
1.如果没有TF卡仅有eMMC,那么默认的rootfs加载路径其实是mmcblk0p2;
2.如果既有TF卡又有eMMC,则可以将启动参数写入BOOT分区,由BOOT分区自行选择加载目的rootfs;
3.其实rootfs可以有多个分区,即0p2/0p3/0p4等,通过启动参数进行不同分区rootfs的选择加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