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美对京东方开出近 15 年进口禁令!

08/16 13:25
214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日前作出初步裁决,认定中国显示面板巨头京东方(BOE)及其七家子公司侵犯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的 OLED 商业机密,拟对其实施长达 14 年 8 个月的进口禁令。

根据裁决,京东方的 OLED 面板、模块及相关组件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禁令预计于今年 11 月终裁后正式生效。

ITC 在 7 月的初步裁决中指出,京东方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三星 OLED 制造技术,违反美国《关税法》第 337 条,决定发布 “有限排除令” 和 “停止令”。前者禁止侵权产品进口,后者限制京东方在美国销售现有库存及未来产品。裁决特别强调,侵权范围不仅包括 OLED 面板本身,还涵盖使用这些面板的终端设备组件,例如苹果 iPhone 17 系列部分机型可能因此面临禁售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已使用京东方面板的现有产品不受禁令影响,但苹果等客户需在 2025 年秋季新品发布后调整供应链。目前,京东方为 iPhone 16 系列供应约 20% 的 OLED 面板,若禁令生效,苹果可能被迫将订单转回三星或 LG 显示,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并打乱供应计划。

针对 ITC 裁决,京东方迅速启动法律程序。公司已宣布将向 ITC 申请复审,并在美国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指控其 Galaxy Z Fold 系列等旗舰机型侵犯京东方 OLED 专利,要求禁售及赔偿。京东方强调,此前在专利 337 调查中,ITC 曾终裁认定其 “不存在违反 337 条款的情形”,此次商业秘密案的初裁结果 “存在明显法律瑕疵”。

在技术层面,京东方正加速布局 Micro LED 等下一代显示技术。其控股子公司华灿光电的 Micro LED 工厂已于 2025 年 3 月实现量产交付,预计年底前达成每月 1000 套晶圆产能,产品覆盖大尺寸商用显示、AR/VR 设备等领域,试图通过技术跨越规避 OLED 专利壁垒。此外,京东方在越南投资 20.2 亿元建设的智慧终端基地将于 2025 年投产,重点供应亚太及欧洲市场,以降低对美依赖。

禁令若最终落地,将对全球显示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韩国股市已率先反应,LG 显示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单日暴涨 22.49%,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等关联企业同步上涨,反映出市场对韩企抢占京东方美国份额的预期。

从供应链看,京东方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有限 —— 其面板业务出口占比仅 30%,其中美国市场占比约 15%,整体业务影响可控。但对苹果而言,转向三星或 LG 可能导致 OLED 采购成本上升 10%-15%,并加剧供应链集中度风险。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禁令或推动全球 OLED 价格短期上涨,同时促使中国厂商加速技术自主化进程。

此次裁决是三星与京东方长达三年法律战的关键节点。自 2023 年 10 月三星向 ITC 提起商业秘密诉讼以来,双方围绕 OLED 技术展开多维度交锋。2025 年 3 月,ITC 曾因三星未能证明 “国内产业” 要求,驳回其专利侵权禁令请求,但商业秘密案的初裁结果截然不同。这一差异凸显三星策略调整:从单纯专利诉讼转向结合商业秘密指控,试图通过法律组合拳遏制京东方的技术追赶。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近年持续收紧对华科技限制,显示面板领域成为新焦点。2022 年以来,美国已多次以 “国家安全” 为由限制中国显示材料和设备进口,此次禁令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京东方在回应中强调,“将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时间线

2023年10月:三星向 ITC 起诉京东方侵犯 OLED 商业秘密。

2024年12月:ITC 建议对京东方发布进口禁令。

2025年7月:ITC 作出初步裁决,认定侵权成立。

2025年11月:ITC 将发布终裁,随后进入 60 天总统审查期。

2026年1月:若总统未否决,禁令正式生效,有效期至 2040 年 9 月。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京东方通过复审和反诉争取缓冲空间,但 ITC 初裁被推翻的概率极低。未来六个月将是双方博弈的关键期,裁决结果不仅影响京东方的全球市场布局,也将为中美科技竞争划定新的规则边界。

(本文综合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告、京东方官方声明及路透社、韩联社等权威媒体报道)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