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大话硬件。
今天继续分享有关于RAM的内容。
1、怎么理解随机存储器的随机?
小时候用过磁带机的都知道,切磁带上的歌曲,只能通过快进和倒退的方式。无法直接让磁带机直接播放喜欢的歌曲,这种只能按照顺序读取磁带上信息的方式,就是顺序存取器。
RAM是随机存取器,可以直接访问RAM中任意一个位置,不需要像磁带一样,需要从前往后(快进),或者从后往前(倒退)。因为可以随机去访问内存中任意一个位置存储方式,这就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名字含义。
2、DRAM和SRAM的区别
下表总结了SRAM和DRAM最基本的优劣势。
SRAM最小单元需要6个晶体管,尺寸大,但是因为不需要刷新,所以功耗低,响应速度非常快。
DRAM最小单元只需要1个电容和1个晶体管,尺寸相比SRAM要小,但是电容漏电,需要定期刷新,导致DRAM的速率慢,刷新过程耗电,导致功耗高。
虽然SRAM在速率和功耗上相比DRAM有极大的优势,但成本极高,因此,SRAM存储器想要商业化,就必须在价格和容量上进行取舍。
SRAM通常直接设计在芯片内部,CPU内部的高速缓存Cache。只用较小的容量来满足CPU对要求极高速率的数据存储。
DRAM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的存储容量,这种价格和容量的平衡使DRAM在个人PC里面(内存条),被广泛使用。
3、DRAM读写过程
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DRAM内部是最小单元是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这个电容容量小于30fF。
为了精准检测到这么微小电荷变化,在DRAM内部有传感放大器连接在bit line上,如下图所示。
读取数据时,首先将bit line的电压提升到1/2 VDD,这个电压值是传感放大器的阈值,为了使传感放大器能更好的检测到电荷的变化。如果电容中存储了电荷或者没有电荷,打开晶体管后,电荷就会给bit line进行充电或放电,传感放大器根据bit line微弱电压变化,来判断高低电平,从而输出1或0。
在写入数据和预充电时,将BIT line电压充电到比VDD高一点,然后打开wordline,bit line上的电荷就能对电容充电。
DRAM数据读取是“破坏性的,其原因就是打开wordline开关,电荷就会被放掉。改变了原来存储的信息。理论上在读取一个寄存器信息后,寄存器的信息如果没有主动更新,读完后是不会改变。但DRAM每次读取完,状态立马就变了,所以被称为读取具有“破坏性”。
在前文中提到过,数据被取到每个bank的缓冲行后,要通过预充电的过程,将数据写回到原来的存储单元,这个过程就是避免数据被破坏,读了什么东西,然后全部写回去。这也是为什么存在预充电的操作。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