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芯迈微创始人为何牺牲出局?

09/18 14:40
87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9月15日晚间,晶晨股份公告,公司拟现金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嘉兴)有限公司(下称“芯迈微”)100%股权,收购对价合计3.16亿元。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在底层通信技术上构建“蜂窝+光+Wi-Fi”完整的技术栈。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采用差异化定价。卖方共有13个主体,然而不同主体的卖价差异巨大。创始人孙滇持有60.57%芯迈微股权,转让价仅为112万元。其他股东却拿到了3.15亿。按照晶晨的公告说法,本次实际交易对价3.16亿元与股东出资总额相同。

简单地总结这次交易,创始人大股东孙滇几乎0对价退出所有股份,有点像离婚被净身出户,其他所有的投资股东借助晶晨基本收回了投资款,尤其是连投了三轮的华登国际,应该是舒了一口气。

孙滇在创业之前,拥有超过20年中国本土无线通信芯片行业的深厚经验,是从本土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全栈型高管,这也是他创立芯迈微时,能被资本迅速认可的重要原因。2003年孙滇即加入展讯通信,从基层研发岗位做起,历任项目经理、测试、产品、客户端研发等职位,积累了全链条的产品经验,逐步晋升为副总裁、高级副总裁,主导多个关键通信芯片项目的研发与量产。直到2020年下半年,孙滇离开紫光展锐,后续迅速创业。

芯迈微在短短四年时间里,连续融资五轮,节奏极快,显示资本对其技术团队和赛道前景的高度期待,其中老股东持续追加,如华登国际、君联资本多次参投,体现了资本对这个项目的长期信心。最后一轮(A+)融资发生在2024年11月,即被晶晨收购前10个月,但公司仍处“零营收+高亏损”状态,估值却高达4.3亿元。

芯迈微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按照后视镜方式来看,芯迈微的创业过程呈现出“早期密集输血、资本高度集中、技术故事驱动”的典型硬科技初创特征。但是由于芯迈微产品商业化进展严重滞后(2024年营收为0,亏损超9000万),最终导致公司在最后一轮融资后不到一年即被低价收购,创始人也疑似因对赌失败而“净身出户”。

芯迈微2024年与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0元、67.93万元;分别净亏9031.50万元、4005.95万元。截至6月30日,芯迈微净资产为3590.30万元。这也意味着芯迈微如果不卖掉或者融不到资,可能就撑不到今年底。

向投资机构融资,融的钱越多,意味着创始人担负的责任就越大。很多所谓的“风险投资”,现在看起来不过是“无风险的高利贷”而已,代价则是创业者的身家性命。这么多成熟的投资机构,必然会要求创业者签署相应的对赌条款,规定了资本退出的底价和期限。按照一般投资基金五年的管理期限,资本可能已经到了要求对赌兑现的时间。

这次晶晨股份收购芯迈微的交易中,未设业绩对赌、无回购条款、无锁定期,孙滇也未披露有任何后续安排或补偿机制。目前无任何公告或报道提及孙滇将加入晶晨,也未披露有任何竞业限制、服务期或激励计划。按照这个安排来推测,孙滇可能会彻底出局离开,新的芯迈微已经不需要孙滇了。

按照这个情况看,猜测芯迈微已陷入资金链断裂,孙滇作为创始人无法继续融资,也无力承担后续亏损。晶晨股份此时介入,实质是“接盘+救团队”,而孙滇早期融资中可能签署了对赌或清算条款,因公司未达预期,触发创始人股权强制退出,机构股东优先回收投资,孙滇被迫牺牲自己,让机构先拿回投资本金。

为什么是晶晨?

按照公告的说法,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在底层通信技术上构建“蜂窝+光+Wi-Fi”完整的技术栈。芯迈微的WiFi芯片已经有6个型号的芯片完成流片,横跨了物联网车联网、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看到这个我也恍然大悟,这公司的策略有点问题啊,同时流片6个型号,光这个上面烧钱如流水(不知道是什么工艺节点),为了迎合投资机构在这么多领域想全面开花,任何一个领域能集中资源单点突破都没做到,这明显是策略太激进了。

晶晨股份自己有W系列的无线连接芯片,现在已经量产了Wi-Fi 5/6/6E,2025上半年销量800+万颗,Wi-Fi 6占比近30%。三模组合(Wi-Fi 6+BT 5.4+802.15.4)已流片,目标是Wi-Fi 7路由、低功耗IoT和车规无线方案。芯迈微的技术和团队加入晶晨以后,应该会增强晶晨这个领域的实力。

另外巧合的一点是,芯迈微的最重要投资股东华登国际(连投了三轮),同时也是晶晨股份的重要投资方。2017年,华登国际就参与了晶晨股份(当时为晶晨有限)的战略融资轮次,资金用于支持晶晨集团的股权结构调整和业务发展,为晶晨股份进入首批科创板上市提供了重要支持。客观来讲,这次晶晨股份的收购对华登国际来说,是雪中送炭江湖救急,顺利Close了这个风险项目。

创始人孙滇去向何方?

全身而退也许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相比很多深陷对赌的创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是诉讼、限高,乃至刑事的麻烦,甚至还有一些莫名跑路的。如果能重回职业经理人角色,也倒不失为人生的最优选择。如果晶晨还愿意接纳孙滇,以技术合伙人或高管身份加入晶晨股份,获得新的股权激励或职位补偿,可能对于团队融合有一定好处,不然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