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开幕式上,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曙光”)总裁、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历军发表题为“以算力为笔,VR为墨:共绘数智未来新图景”的主旨演讲。历军表示,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应用领域,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正在耦合,呈现出超智融合的特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VR产业与AI技术加速融合,算力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泛VR技术的相关场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先进计算需求。例如,支撑虚拟实现的高精度物理模拟、高帧率并行渲染、实时手势/眼球追踪、注视点渲染决策等技术;支撑数字孪生的多物理场保真仿真、海量数据融合与可视化、数据驱动的模型快速修正、预测性维护、强化学习优化技术;支撑元宇宙实现的大规模分布式世界模拟、海量用户并发处理、AIGC内容生成、虚拟人智能交互、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分别给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提出了新的需求。
而正因为几乎所有泛VR领域技术的实现,都同时需要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的加持,历军总结道,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应用领域,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正呈现出融合特征。“超智融合”,也是未来超级计算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AI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算力驱动模式的变化。原本由物理模型驱动的算力,正逐渐转向由数据模型驱动,在泛VR产业领域,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正在耦合。
在VR产业链中,中科曙光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和服务,扮演的是提供基础算力支撑的角色。201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科曙光牵头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目标是形成以芯片为核心的国家先进计算技术链和生态链。从底层CPU、GPU到上层应用,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补齐供应链短板。
历军表示,在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中科曙光已经基本实现软硬件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借助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的平台,我们发起成立了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简称‘光合组织’,构建起覆盖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计算应用服务的全站应用体系。”历军说道。
截至目前,光合组织已经汇聚6000余家合作伙伴,形成1.5万余项软硬件测试项目,并通过28个实体生态适配中心,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生态闭环。在底层芯片上,光合组织全力加速C86+DCU的架构技术,布局了全站的AI硬件产品,完全满足各行各业永葆AI的算力需求。
历军表示,当前,我国AI算力领域仍面临高端算力不足、国产加速卡尚有差距、自主硬件生态不成熟等严峻挑战。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的计算集权以弥补与国外顶级水平之间的差距,已成为产业界共识。围绕这一目标,中科曙光积极围绕超集群系统架构创新、为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高效的算力合作;也将持续联合国产AI芯片企业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在技术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的当下,打造软硬一体的技术栈生态圈。
作者丨姬晓婷
编辑丨赵晨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