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洪流席卷全球,高速光通信网络正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石。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型数据中心的迅猛发展,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800G光模块作为当前数据中心互连的主流技术选择,正推动着光通信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市场趋势:需求爆发,规模部署加速
2025年已成为800G光模块大规模部署的关键年份。根据知名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的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光模块市场迎来环比10%的增长,主要驱动力正是来自数据中心对800G以太网光模块的强劲需求。
市场另一研究机构Cignal AI则在其《光器件市场报告》中预测,2025年800G光模块出货量将同比增长60%,成为全年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中际旭创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800G光模块出货量同比和环比均有明显增长。
这一趋势背后是科技巨头们对AI基础设施的高强度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与甲骨文五大科技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全面走高。
其中,甲骨文资本支出同比飙升233%,达56亿美元,超过其2024年全年支出总额。
在中国市场,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人民币于AI基础设施建设,百度与腾讯也在持续加码AI算力与数据中心建设。
技术突破:低功耗与集成化成焦点
面对急剧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技术革新正在加速。
Coherent高意近日推出全新的四通道集成电路系列,包括硅光驱动器和相干光链路芯片组,专为800G和1.6T可插拔模块设计。
这些芯片提供了优异的性能,同时功耗更低,有助于网络运营商在扩大网络容量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能源消耗。
在更低功耗方面,Credo发布了用于1.6T光模块的高性能、低功耗Bluebird DSP,采用台积电3nm工艺制造,实现1.6T光模块整体功耗远低于20W。
这种功耗优化对大型AI集群至关重要。
Credo通过数据说明,一个10万卡AI集群配备60万个800G光模块时总功耗约9兆瓦,若采用LRO方案可降至6兆瓦,节省的3兆瓦电力足以支持额外2000个GPU运行。
与此同时,兆驰股份已完成了1.6T OSFP DR8光模块的研发设计工作,预计2025年底推出样品。
公司还致力于突破高端光芯片技术瓶颈,实现应用于800G/1.6T光模块的100G/lane PAM4高速光芯片的国产自主可控。
未来展望:从800G到1.6T的演进之路
尽管800G模块仍是市场主力,但技术演进从未停止。1.6T光模块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小批量出货,首次为市场贡献收入。
不过,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三年内,400G与800G产品仍将维持出货主力地位,直至1.6T全面普及。
LightCounting与Cignal AI均指出,尽管业界对共封装光学技术持续关注,但未来三年内,CPO不会对可插拔光模块出货量构成实质性影响。
Coherent高意半导体器件执行副总裁Beck Mason博士表示:“我们正通过扩展光纤通信ASIC产品组合,为高速网络的未来提供关键解决方案。将这些产品推向公开市场,将助力400G和800G技术更快速地普及,并为云计算和AI连接领域的下一波创新浪潮提供支持。”
800G光模块作为当前AI算力集群的核心网络载体,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随着1.6T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链的持续创新,更高速、更节能的光互联解决方案将继续推动数字世界向前发展。
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抓住800G大规模部署的窗口期,同时布局下一代技术,将是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