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2025年三季报】中国主要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厂商业绩解读

6小时前
684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日,中国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公司已陆续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Q1-Q3)的财报。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进行对比,MIR睿工业整理了一份主要厂商的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对比表(排名不分先后),方便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登录MIR 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下载完整财报内容。

#半导体设备

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整体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设备行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度,绝大多数公司营收实现强劲增长,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与此同时,大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也同步大幅提升,但内部出现显著分化,个别企业仍处于亏损或利润下滑状态,显示出不同细分领域或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存在差异。

行业营收端表现十分亮眼,呈现普涨态势。龙头企业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营收规模分别达到273亿和80.63亿元,且增速均超过30%。此外,拓荆科技、金海通和长川科技等公司营收增速尤为迅猛,同比增幅分别高达85.3%、87.9%和49.1%,驱动了行业整体的高速增长。

行业利润端整体强劲但分化加剧。一方面,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华峰测控等多数公司利润增速显著,其中金海通、光力科技和长川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超过140%,表现极为突出。另一方面,至纯科技利润大幅下滑,芯源微则由盈转亏,与行业高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部分企业分析

拓荆科技

拓荆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2.20亿元,同比增长 85.3%。主要是因其产品竞争力 持续提升,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 和 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 和upra-D)的 PECVD Stack(ONO 叠层)、ACHM以及 PECVD Bianca、ALD SiCO 等先进制程的验证机台顺利通过客户认证,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并实现收入转化,营业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

导纳

微导纳米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22 亿元,同比增长 11.5%。受益于国产存储芯片产能扩充及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半导体领域新增订单约 14.8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7.26%。其中,第三季度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约 3.33 亿元,同比增长 132.66%;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半导体设备营业收入约 5.26 亿元,同比增长 78.27%,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30.56%。

在细分领域,存储芯片领域多款设备实现规模量产,广泛应用于国产存储芯片量产线,新增订单多来自 NAND 和 DRAM 头部客户;先进封装领域设备已进入客户端验证阶段,独特低温控制技术满足高端需求,市场潜力巨大;逻辑芯片领域与国内主流厂商保持稳定合作,多款设备通过技术验证,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半导体材料

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半导体材料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025年前三季度,光伏及半导体材料行业整体仍处于调整期,大部分企业营收增长乏力或出现下滑,盈利能力普遍承压。不过,行业内部分化显著,部分公司在逆势中实现了业绩增长。

从营收端看,行业增长动能明显不足。龙头公司TCL中环和晶盛机电营收同比分别下降4.5%和42.9%,反映出主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雅克科技、南大光电等材料公司则保持了正增长,成为黯淡市场中的亮点。

盈利状况分化更为剧烈。TCL中环、沪硅产业等多家公司陷入亏损,且亏损额较大。与此同时,有研新材和晶瑞电材的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超过100%的惊人增长,展现出极强的业绩弹性,凸显了不同细分领域景气度的巨大差异。

*登录MIR DATABANK制造业专业数据平台,获取更多制造业数据信息 、公司信息、研究报告!https://www.mirdatabank.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