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运维中,巡检是保障航行安全的关键环节,但传统模式长期受困于多重痛点:
设备密集且结构复杂,依赖船员经验易导致漏检;
机舱高温高湿、甲板颠簸等严苛环境,增加人工记录难度;
远海作业时,故障处理依赖专家登船,响应滞后;
新船员培训周期长达 3-6 个月,难以快速适配岗位。
针对这些问题,AR 眼镜应用技术方案为船舶巡检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核心应用场景来看,AR 眼镜可覆盖巡检全流程。日常例行巡检时,扫描设备二维码或 RFID 后,系统自动推送标准检查项,如主机水温、油压等参数阈值,船员无需手动对照纸质清单,仅通过语音或手势即可记录数据,若发现管道渗漏等异常,标记信息会自动关联设备 ID 与时间戳,彻底解决人工记录易出错、难追溯的问题,单次巡检时间可从 4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
设备故障维修场景中,AR 眼镜的虚实融合能力尤为关键。面对发动机、分油机等复杂设备,AR 可叠加内部结构示意图与拆解步骤,如 “先拆左侧固定销,再松 3 号螺栓”,引导船员精准操作。若遇疑难故障,船员通过 AR 眼镜实时共享第一视角画面,岸基专家借助标注工具标记维修要点,实现远程协同,无需登船即可解决问题,故障修复时间缩短 50% 以上,单船年均节省专家差旅与停港成本 50-80 万元。
技术架构上,终端选用工业级 AR 眼镜;云端搭建管理平台,预存船舶 3D 模型、设备台账等数据,整合巡检数据与专家资源。
从效益来看,该方案可实现巡检效率提升 60%、新船员培训周期缩短 50%,年节省成本超 80 万元 / 船,同时将漏检率降至 10% 以下,海事检查通过率达 100%。针对环境干扰、网络中断、人员适应等风险,可通过加装 UWB 信标、配备卫星通信模块、简化操作流程等措施应对。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