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答

0收藏

RFID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SMAP技术(二)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2440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2008-05-20

在SMAP的应用过程中,安全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特别是移动支付应用,根据PBOC2.0的要求,在支付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易类型,实现联机或脱机的交易认证。对于其他种类的SMAP应用,例如产品防伪、追踪监管等,就其安全体系来说,事实上就是一个数据加解密的过程。

在SMAP不同的应用中,IC卡(RFID)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产品:一般的逻辑加密卡或者CPU卡。一般来说,对于CPU卡,终端只是在用户卡与后台或PSAM卡之间传递认证数据,无须获得用户卡的密钥。密钥存储在后台或PSAM卡中,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分散算法计算出用户卡的密钥,并进一步计算出相关的交易认证数据输出或对输入进行验证,系统的安全体系与终端是不相关的。在目前的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的应用中,由于卡片没有运算能力,终端必须通过对读写模块加载密钥才能实现对卡片的读写,因此如何保证密钥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保证卡片安全交易的关键。

SMAP应用的安全体系支持三种模式:

1. 第一种模式:后台密钥支持体系

此种方式下,所有的密钥被放置在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后台服务器上,由后台服务器向前端应用提供实时的密钥服务,其基本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每次交易时,终端向后台申请分散后的卡片密钥密文,传送给SMAP模块,由模块解密后使用。一般来说,应用服务提供商比较倾向于这种模式。应用开始之前,用户需要向应用服务提供商提出应用申请,由应用服务提供商完成对用户终端的初始化(如应用程序导入)工作,在每次的应用中,后台服务和用户终端之间还有一个相互认证的过程,以确定后台服务和用户终端对于对方来说都是合法的。

2. 第二种模式:采用本地SIM卡作为SAM卡的安全体系

此种方式下,密钥被放置在移动终端的SIM卡中,SMAP模块在需要时,向SIM卡申请密钥服务。此种方式的基本结构和过程如下图所示:



此种方案的应用初始化工作由移动通信运营商负责提供,其初始化的过程就是在SIM卡中增加应用所需要的密钥以及在SMAP模块中导入应用程序。

3. 第三种模式:内部模拟SAM卡的安全体系

此种方式下,密钥被放置在SMAP模块的内部,SMAP模块在需要时,由内置的安全服务计算出访问IC卡的密钥。此种方式的基本结构和过程如下图所示:



此种方案的应用初始化工作由应用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其初始化的过程主要是在SMAP模块中导入密钥及应用程序。

三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4. SIM卡与SMAP应用的关联

在IC应用领域中,一卡多用的推广是十分困难的,而SMAP应用领域更是涉及包括移动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各类RFID应用运营商,为了更好的推广SMAP应用,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营商负责RFID应用的发行管理。移动运营商的地位相对超脱,对一机多用的推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给移动运营商一定的手段将SIM卡与SMAP应用关联起来。

在NFC技术解决方案中,目前讨论的焦点是单线协议SWP(Single Wire Protocol)。SWP利用SIM卡7816接口中的C6(原VPP高压编程脚,现已失去作用)引进,利用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实现SIM卡与NFC射频模块的通讯,从而将SIM卡与NFC应用关联。由于SWP协议标准仍在制定过程中,暂时没有现成产品。并且SWP要求SIM卡芯片和NFC芯片都要改动设计,涉及面比较广。

SMAP解决方案中,在SMAP模块中保留了完整的符合ISO14443标准的非接触式CPU卡芯片,因此不需要像NFC方案那样要求上位机提供RFID的模拟波形,自己可以独立完成非接触标签应用。而RFID的应用是和安全认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SIM卡可以利用认证密钥来关联RFID应用。SMAP模块中的非接触CPU的COS在开机后首先要与SIM之间进行安全认证,通过后在进入常规的RFID应用,SIM卡可以在SMAP模块上创建、锁住及删除新应用。SMAP模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主控芯片(如基带芯片)与SIM卡通讯在SMAP单芯片解决方案中,还将支持双7816接口, SMAP芯片和SIM卡直接通过7816接口通讯,在SIM卡的内嵌MCU具有一定处理能力的条件下,可以直接产生106K波特率的非接触应用数据,由SMAP芯片翻译成ISO14443协议实现卡片模拟功能。SMAP的方案可以通过COS升级的方式使用现有的SIM卡芯片产品,降低应用的整体进入门槛。

5. SMAP平台的应用

和NFC应用一样,SMAP平台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类:RFID读写器应用、卡片模拟应用及点对点通讯应用。从应用角度看,SMAP方案可以适用于移动支付、产品防伪、追踪监管、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信息获取等多类应用。

目前实现的典型应用包括公交一卡通应用、小额金融消费及积分应用、银行卡磁道信息非接触应用、产品防伪与溯源应用、车辆监管应用等。其中公交一卡通应用是目前非接触支付应用最成熟的系统,是和普通用户关系最密切的应用,SMAP方案可以完成公交一卡通的发行、充值、消费与查询功能,给用户带来新的应用体验,是SMAP应用推广的关键领域。

下图是已开发完成的SMAP终端的样品。



6. 总结

针对移动通讯与RFID应用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提出并介绍了智能移动应用平台SMAP的解决方案,相较与NFC、双界面SIM卡等解决方案,SMAP平台是一种平衡、渐进的,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方案。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1 个

倒序浏览

沙发

gujideshatan

发表于 2008-5-21 23:52:10 | 只看该作者

RE:RFID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SMAP技术(二)

谢谢你的分享,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