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回答

0收藏

征询小红板系列板卡改进意见

 

回答|共 16 个

倒序浏览

11#

火oooo

发表于 2016-6-21 16:33:3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到:
Arduino接口也还好,有好多配件可以用。
但F4的功能会很多,IO也会多,可以像Mega那样把IO都引出,或是其它方式在扩展板上引出。
因为对功能要求大家可能会有较大差异,所以核心板上还是希望尽可能简单,保留Arduino接口。
其实并不希望把F4做成一个大而全的开发板,而是希望F4能够便携、易扩展、方便随时与其它模块组合,测试新的功能,所以觉得在IO布局与指示字符的考量上应该多于功能才是。
12#

火oooo

发表于 2016-6-21 16:34:55 | 只看该作者

莫林2020 发表于 2016-6-21 16:04
设计:gdlink强烈建议可插拔的,可 单独使用,做成gdlink插上可以用,不插上就是单独可用的gdlink。
可以采 ...

“0.618黄金比例”
这个可以有
13#

wlf19890312

发表于 2016-6-21 16:45:3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网格 铺铜  太丑了 对了  pdf 原理图 能准确点就准确点 板子都画出来了
14#

wolfgang2015

发表于 2016-6-21 16:46:14 | 只看该作者

增加一个建议:
不要用格子的铺铜吧,找电路都很费眼球....
15#

火oooo

发表于 2016-6-21 17:00:02 | 只看该作者

需要配置的地方多使用跳线帽等方式,因为便携的话,很多时候并没有齐全的工具。所以一些会共享的功能,或是需要配置的地方多使用跳线,而不要连锡或是0欧电阻。
16#

9robot

发表于 2016-6-21 18:59:45 | 只看该作者

有幸试用了两次小红板,就自己的感受提一下意见,GD32f207的板子IO没有全部引出,这一点不太好,这一点在GD32F190得到改变。190的板子比较烦心的问题就是USBHUB发热问题,还有就是频繁和电脑断开连接。总结一下:
1、IO一定要全部引出,方便拓展,如果可能BOOT引脚也应该可以设置
2、GDLINK应该独立出来,虽然板子上有锡桥,但很麻烦,需要每次焊接,独立后可以用来调试其他芯片(ps:通过两次试用,感觉gd32还不错,就在淘宝上搞了几个pos机做了几个GD32F103RET6最小系统,本来想用板载gdlink,但每次都需要用电烙铁,很费事)
3、应该配套拓展板,最然207有拓展板,但设计过于简单,比如可以加一些其他原件,像SPI FLASH  、CAN模块、备用电池等,如果考虑成本,可以预留焊盘。还有IO的排列顺序,基板可以还兼容arduino接口,拓展板上按另外的排列方式,如SPI  、IIC 、 USART 、等排列。
4、我觉得不足的一点就是,设计板子时并没有根据每个型号芯片的特性或新功能来设计。比如190增加了CAN  phy模块,但是这个功能并没有利用,查阅手册发现,实现这个功能也就加4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成本上并没有增加太多。还有就是190自带触摸模块,如果添加一个触摸按键,就可以实现该功能,而不需要使用者再去添加,添加的原件也就是电容电阻。简而言之,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挥主控芯片的功能。芯片的新特性一定要考虑。
17#

wolfgang2015

发表于 2016-7-2 00:02:3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遇到小红板103c8的USB无法被windows识别,提示设备错误,KEIL中无法识别到GD-LINK,然而同一个USB Hub 的CH340 是正常的。用示波器侧得,晶振无法起振(具体表现为:1个引脚为高电平,另外一个引脚无波形),于是找了一个ST-LINK连接到 190的SWD口,能实现下载和断点调试。

因此觉得小红板的仿真器应该有1个或2个工作提示LED。否则若仿真出现问题都不好查找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