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开局良好,搭载人工智能功能的产品销量增长曾为终端需求温和复苏带来希望。但随着关税政策对供需两端造成冲击,今年行业不仅销售增长乏力,采购环境也持续恶化。
美国智能手机销售在年初表现亮眼,由于消费者预期关税上调而提前购买,第一季度出货量实现了稳健增长。但5月底发布的最新预测却显示,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将不足1%,相较于2月份逾3%的增长预期,这一数字大幅下调。
尽管4月初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清单豁免了智能手机,但进口关税仍在显著抑制今年需求。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生产的智能手机加征25%关税。预计这一政策将导致今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出现中个位数上涨,进而抑制后续季度美国市场销售增速。2025年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预计将低于2%。
人工智能技术在2025年也难以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推手。虽然苹果在6月初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iPhone系列AI升级功能,但这些改进更多属于渐进式创新,其竞品早已具备类似特性。
此前有研究机构曾预测,受益于终端销量增长及AI加速功能带来的芯片增值,今年全球无线芯片营收将增长10%。然而,受关税政策及缺乏突破性AI功能的影响,智能手机半导体及其他元器件的增长预期正在被下调。
通常情况下,电子元件销售增速放缓对采购方较为有利,零部件供应会增加且交货期会缩短。但在关税时代,这一常态已被打破。由于库存不足及运输延误,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及其他无线设备关键元器件的交货期正在急剧延长。
随着第一、二季度关税前集中采购的激增,行业库存持续消耗,同时海运班轮大量取消导致运力大幅波动。在供应商产能利用率低迷的背景下,供应限制已造成库存枯竭和交付周期延长。
4月份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交货期指数显示,模拟放大电路、晶体谐振器、振荡器及射频微波集成电路的交货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5月进一步延长。其中,射频微波集成电路交货期飙升最为显著,4月指数暴涨80%,5月续涨31%。
当前形势令采购方面临两难抉择:交货期延长可能预示着短缺临近,迫使买家增加库存;但在需求疲软的预期下,过度囤货又存在风险。因此,采购管理部门应密切监控库存与销售动态,以维持最优供应水平。
来源: 与非网,作者: Supplyframe四方维,原文链接: /article/1852447.html
1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