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出现漏水是一个常见但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介质流失、设备腐蚀、影响系统稳定,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以下是详细的排查和处理步骤,请遵循 “从简到繁、从外到内”?的原则:
第一步:立即安全操作
停机与泄压:立即停止换热器的运行,关闭进出口阀门,将换热器内的压力完全泄放至零。
降温:如果介质是高温的,等待其自然冷却或通过系统设计的安全方式进行冷却,防止烫伤。
隔离:将换热器与系统完全隔离,确保在检修过程中不会误开启。
第二步:初步定位泄漏点
在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并初步判断漏水的大致位置:
外部泄漏:能看到水从换热器本体滴落或渗出。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内部泄漏:两种介质在换热器内部发生串漏。迹象可能包括:
压力较低侧的出口压力异常升高。
两种介质的化验指标出现异常交叉(例如,供暖水混入了生活热水)。
观察两种介质的颜色、纯度是否发生变化。
您遇到的问题大概率是外部泄漏。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外部泄漏的处理。
第三步:针对外部泄漏的排查与处理
外部泄漏主要集中在板片之间的密封垫片区域。
情况一:轻微渗漏(仅在夹紧板处有水滴,不连续)
这通常是由于长期运行后,密封垫片发生蠕变或轻微老化,导致夹紧尺寸不足。
处理方法:尝试再次夹紧
使用扭矩扳手(非常重要!),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扭矩值和夹紧顺序(通常是对角线顺序),均匀地拧紧螺栓。
切忌使用普通扳手盲目大力拧紧,否则极易损坏板片和螺栓。
夹紧后,进行压力测试,检查是否还泄漏。
情况二:持续滴漏或流漏
这表明密封垫片可能已损坏或板片有问题。
处理方法:拆解检查与更换
1.拆解:记录好拆解顺序,用专用工具(如液压扳手)松开螺栓,将活动压紧板向后移动,然后小心地将板片组逐一展开。
2.清洁与检查:
检查密封垫片:这是最常见的故障点。查看垫片是否有:
老化硬化:失去弹性。
变形或撕裂:有明显的物理损伤。
脱离槽:从板片的垫片槽中脱出。
化学腐蚀:介质腐蚀导致垫片材质损坏。
检查板片:
观察表面:是否有穿孔、裂纹。特别检查二级泄漏区(角孔周围)。
检查垫片槽:是否有残留的旧垫片胶水或杂物,导致新垫片无法安装平整。
检查悬挂区域:板片在导杆上的悬挂处是否有磨损,这会导致板片对不齐。
3.处理与更换:
更换垫片:如果确定是垫片问题,必须将所有旧垫片更换为同型号、同材质的新垫片。不要只更换看起来坏的那几个,因为其他垫片的使用寿命也接近终点。
清洁垫片槽:使用塑料刮板或木制工具彻底清理垫片槽,确保无任何残留物和油污。最后用丙酮或专用清洗剂擦拭干净。
粘贴垫片:如果使用粘接式垫片,需使用制造商推荐的粘合剂,并均匀涂抹在垫片槽内,确保垫片牢固就位。
板片处理:如果板片有轻微结垢,可以进行化学清洗。如果发现板片有穿孔或裂纹,必须更换该板片。小裂纹理论上可以补焊,但强烈建议更换,因为补焊可能引起热应力变形,影响周围密封。
情况三:从板片包或螺栓处泄漏
这种情况较少见,但更严重。
螺栓处泄漏:检查螺栓是否拉长或螺纹损坏,必要时更换。
板片包(框架与板片组接触面)泄漏:检查活动压紧板和框架是否变形,板片组是否因压力或温度过高而产生永久变形。这通常需要专业厂家处理。
第四步:重新组装与压力测试
1.组装:
按照拆卸的逆顺序组装板片组。务必注意板片的旋转方向(通常是180°旋转交替排列,形成流道),可以参照板片上的冲压记号。
确保所有板片和垫片对齐。
使用扭矩扳手,按对角顺序和规定扭矩,分多次(例如分三次增加到最终扭矩)均匀上紧螺栓。
2.压力测试:
重新连接管路,先对一侧通道进行水压试验,保压30分钟,检查有无泄漏。
再对另一侧通道进行同样的测试。
严禁单侧通入高温蒸汽或液体进行测试,这非常危险。
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根据运行状况,制定定期拆检、清洗和更换垫片的计划。
正确操作:避免压力、温度的剧烈波动,开机时先打开低压侧阀门,再缓慢打开高压侧阀门。
水质管理:对循环水进行软化、过滤处理,防止结垢和颗粒物磨损板片与垫片。
备用件:备有足量的同型号密封垫片和少量备用板片。
总结与建议
泄漏情况
轻微渗漏
可能原因:夹紧力不足
主要处理办法:按顺序和扭矩重新夹紧
持续滴漏
可能原因:垫片老化、损坏、脱槽
主要处理办法:拆解、更换所有垫片
内部串液
可能原因:板片穿孔、裂纹
主要处理办法:拆解、检查并更换损坏板片
特定点泄漏
可能原因:板片或垫片有异物、板片变形
主要处理办法:清理异物、检查板片平整度
以上步骤便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勿让设备带病运行,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507